第269章 灭隋之战(二)

红莲素心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品书网 www.pinshuxs.net,最快更新逐鹿北朝最新章节!

    对于历代帝王来说,天下都是他一个人的,治下的百姓也是他私人的奴隶,可以随意支配。

    可对于后世人来说,这个想法明显是错误的,即使百姓可以为国家牺牲,那牺牲的也要有价值。

    自从货币出现以来,人类就赋予他非凡的意义,无数人为之疯狂,为之丢了性命。

    作为统治者,高顺心中绷着一根弦,那就是私有财产。

    如今国家虽然很富有,可大部分财富其实还在民间,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粮食,很多大户人家都有余粮。

    可人家的粮食不可能随便给你,哪怕是国家也要讲道理,如果强抢就会引发动乱,所以高顺决定用钱买。

    虽然这样做会让钱财流入民间,可他却毫不担心,因为他还有一个大杀器,那就是钱庄。

    随着钱庄的推广,百姓们逐渐接受,银票在平时流通顺利,在战时则受到影响。

    其实这也难怪,朝廷打仗花了那么多钱,难免会造成国库空虚,百姓们担心朝廷没有钱,自然会小心翼翼。

    但高顺反其道而行之,此时拿出大量的钱财安定人心,从高句丽和倭国运回大量的金银,让天下人见识到了朝廷的实力。

    朝廷是有钱的,买东西是给钱的,如此谁还会不支持国家,毕竟粮食够吃就行,没了还可以种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情况其实也坚持不了多久,毕竟数十万人马,人吃马嚼,齐国也就能支撑三年。

    但高顺是幸运的,卢思道远渡重洋归来,带回了玉米和土豆,有了这两种作物,粮草有着落了。

    看着玉米种子,高顺一颗都没舍得吃,直接让人找有经验的老农开始种植。

    在邺城郊外划分一片田地,并且派重兵把守,这可关系到齐国的统一大业,丝毫马虎不得。

    至于那些蔬菜种子,高顺也派人播种,因为没有人种植过,所以卢思道被留在宫中指导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几天,卢思道讲述了他这五年来的经历。

    当年他从南越出发,沿着海岸线航行,期间经历了数次风浪,有一次差点回不来。

    虽然带了几个南越百姓,可语言还是有很大问题,好在高顺告诉他可以用手势交流,卢思道这才找到感觉。

    和南越挨着的是真腊,再往南是三佛齐,这两个国家如同高顺说的那样,都尚未开化,

    绕过海峡后向北,就是堕罗钵底,女王国和骠国,卢思道一路打听高顺要的东西,同时宣传东方大国齐国。

    好在高顺给他的名单上有图案,也就是高顺的素描画,各种作物画的惟妙惟肖,非常好辨认。

    “臣一开始还在想,世上真有陛下画的这些东西么,可当臣见到玉米时,都惊呆了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“当时语言不通,臣想买他们的玉米,结果那些土着竟然不认识钱,臣用一块破布就换来了!”

    此时的美洲,还没被文明发现,那上面的土着,应该是印第安人,还没有建立文明。

    “既然你到达了那里,这回总该相信朕说的话了吧,我们居住的世界是园的。”

    卢思道点点头,在他的心里早就把高顺当成神了,毕竟如果不是神仙,谁会知道那么远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不过那里的土着野蛮的很,臣这条腿就是在那里受伤的,但是当地并没有合适的草药,臣真是差一点就回不来了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卢思道还是一副心有余悸的表情,那些印第安人其实也生存了许多年,也有自己的生存智慧。

    后世之人在电视中看到过,那些人很像野人,懂得使用工具,很多行为都出于本能。

    虽然卢思道大多数时间都是沿着岸边航行,可有时候也要远离岸边,跨越大陆板块。

    所以这一路上遇到多少危险,不用问高顺都知道,他能活着回来绝对是幸运的。

    “其实在南海之南,还有一块大陆,那里更加富有,称之为遍地黄金。

    等我国的船再坚固一些,朕就派人出海,那块大陆不比我齐国的版图小,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国家!”

    卢思道对于高顺的说法已经见怪不怪了,君臣二人聊了几天,高顺就派人送卢思道回家。

    卢思道的功劳不小,这次进封他为公爵,卢家已经有无穷的财富,如今又有如此显赫的地位,可谓是风光无限。

    有了新作物,高顺心里就有底了,如果这场战争多打几年,恐怕到时候有钱也买不到粮食。

    如今已经是六月份,西边战场没什么进展,毕竟是一开始,隋国还很有士气。

    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,作为最后的决战,两国都会拼尽全力,轻易难分胜负。

    高顺坐镇京城,主要负责后勤调度,新开凿的运河派上了大用场,大大缓解了运输压力。

    司州的河面上,号子震天响,无数大汉赤膊上阵,长长的绳子拉着河面上的大船。

    粮食想要运到前线,光是运河还不够,还必须顺着黄河逆流而上,一路送到虞州和其他前线。

    在高顺的吩咐下,粮食运输大部分使用漕运,因为这样不但可以减小损耗,也不需要多派人手。

    齐国境内水路众多,其中汾水联通南北,是北军绝佳的补给线,南军则由岭南直接供给。

    此时是汛期,各河流水量充沛,行船完全不是问题。

    这一日,高顺来到码头,自从运河开通后,京城的码头就十分热闹,南北商人络绎不绝。

    高顺是便衣出行,想看看百姓对朝廷的看法,两国打仗的结果,关系到百姓以后的生活,也不知道百姓对朝廷是否有信心。

    码头两旁有很多商贩,大多数都是卖吃食茶水的,漕运的出现造就了一群人,那就是抗包的苦力。

    由于打仗运输物资,所以这样的人很多,由于天气炎热,茶摊的生意十分火爆。

    走了一段路,高顺也觉得有些口渴,于是来到一个茶棚前,发现这里生意格外的好。

    虽然生意好,但茶棚里却没坐几个人,因为那些苦力还要干活,都是买碗茶喝了就走。

    高顺坐在茶棚里,周道要了一壶茶,为了不让外人认出他,所以高顺没有带太监的习惯。

    很快一个老者就送来一壶茶,周道先自己倒了一碗尝了尝,然后皱了皱眉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高顺见他皱眉,还以为是茶有问题,哪知周道开口道:“茶没问题,就是有些难喝。”

    高顺哑然失笑,道:“这是大碗茶,一文钱一大碗,还能好喝到哪去。”

    说完高顺自己倒了一碗,咕嘟咕嘟地灌下,味道的确不怎么样,不过比较解渴。

    “这茶这么难喝,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喝?”

    高顺微微一笑,目光看向一旁,那里有位烧水的女子,看年龄也就十四五岁,样貌却十分出众。

    周道顿时恍然大悟,感情这帮人哪里是来喝茶的,分明是来看人的。

    “这位老丈,你这里每天来的人不少吧。”

    老者一边给客人倒茶一边说道:“可不是嘛,这不是打仗了么,河上天天运粮食,那些民夫路过都会喝一碗茶。”

    高顺点点头:“那朝廷打仗,你们一点不害怕么?”

    “怕?怕什么,我这把年龄又上不了战场,再说陛下严禁官府盘剥百姓,百姓都自愿支持朝廷呢。

    谁都知道这天下迟早要统一,当今陛下是位明君,我们都早日盼着他统一天下,带领大家过好日子呢。”

    老丈的话让高顺很受用,看来百姓还是明白事理的,这场仗迟早都要打,早打晚打都一样。

    这时一旁的女子突然站起来,打量高顺良久开口道:“敢问这位郎君,可是朝中官员!”